特朗普谈中国:我会非常不安 美国霸权的底气不足。近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一场会晤再次揭示了美国对盟友的控制及对中国崛起的焦虑。特朗普在会见阿根廷总统米莱时,直接把话题引向中阿关系,明确表示:“你们可以和中国做生意,但绝不能越界,特别是不能有任何军事合作。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会非常不安。” 这番话不仅是一种警告,也暴露了美国长期以来对中阿合作的担忧。
特朗普提到的“军事合作”主要针对中国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的太空观测站。这项合作始于2012年,阿根廷与中国签署协议,提供494英亩土地用于建设观测站,协议有效期为50年。后来费尔南德斯政府续签了协议,计划共同开展太空探索项目。2017年,观测站正式投入运行,安装了直径35米的卫星天线,主要用于支持探月等深空探测任务,并允许阿根廷使用10%的设施进行自己的航天研究。这始终是一项公开透明的民用科研合作。
然而,美国历届政府一直对这一观测站持怀疑态度,声称其可能用于监控美国卫星或收集情报,甚至支持精准打击。但这些指控从未得到证实。更讽刺的是,欧盟在附近也有类似的观测站,却从未受到美国质疑。显然,美国只是想给中国的海外合作贴上负面标签。
在此之前,美国已试图干预中阿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特朗普政府曾逼迫米莱取消该协议,但美国财长贝森特随后澄清,美国承诺的200亿美元援助与阿根廷是否终止中阿货币互换协议无关。不过,他随即补充说,美国更多关注的是阿根廷境内的港口、军事基地和观测设施。这表明美国虽然难以切断经济层面的合作,但仍试图通过基础设施和战略设施施加影响。
事实上,美国的这种策略显得心虚。特朗普一边以200亿美元援助为诱饵,一边要求米莱在中期选举前表现良好才能兑现承诺。结果,阿根廷主权债券价格当天下午应声下跌。而此时美国政府正面临停摆,这笔援助能否兑现尚存疑问。
相比之下,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切实帮助阿根廷稳定了外汇储备。米莱上任后不仅续签了协议,还表示对此感到惊喜。阿根廷经济部长卡普托也明确表示,美国的干预不会影响中阿货币互换协议。
美国阻挠中阿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根深蒂固的“门罗主义”思维,视拉美为其“后院”。多年来,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和军事存在控制拉美国家,而中国则通过发展导向的合作,如建设港口、通信和贸易,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发展。例如,中国企业运营巴拿马运河港口并与华为合作建电信塔,这些都是互利共赢的项目,但美国却不断威胁和造谣,最终被巴拿马总统驳斥。
美国的双重标准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反对中阿军事合作,另一方面却对其援助附加政治条件;一边说允许做生意,一边又处处设限。这与之前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如出一辙——高关税不敢全面覆盖,稀土、药品等关键商品仍维持较低税率。美国深知彻底切断中阿经济联系不现实,因为阿根廷的大豆、矿产依赖中国市场,中国的投资和技术也是阿根廷急需的。
米莱在会晤中全程配合,沉默不语,显然是为了保住那笔援助。然而,这种依赖美国援助的合作并不牢靠。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指出,拉美不是任何国家的“私人后院”,各国有权选择合作伙伴。美国越是用造谣、施压手段阻挠中拉合作,越说明其对中国影响力提升的焦虑以及对“后院”控制力下降的不安。
特朗普那句“我会非常不安”实际上反映了美国霸权底气不足。过去,美国依靠美元和军事力量就能控制拉美盟友,现在中国带着实际合作进入该地区,各国开始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美国既希望盟友疏远中国,又无法提供可靠的替代方案,只能靠施压、造谣和开空头支票来维系控制。这种强硬背后的虚弱才是最真实的底色。
联华证券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